“十三五”時期,白沙縣各族人民上下同心,搶抓海南自由貿易港機遇,推動白沙經濟社會實現了高質量發展,順利完成了“十三五”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796戶44146人全部實現脫貧,44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從35.2%降至0,2020年2月,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特別是“十三五”期間,堅持打造增收致富產業,初步建立了熱帶高效生態農業產業體系,白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978元,年均增長9.9%。同時,建設美麗鄉村148個,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發展的生態底色更加鮮明。一方面,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100%,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省前列,先后獲得“全國衛生縣城”“百佳深呼吸小城”“2021中國春季休閑百佳縣市榜單TOP5”等榮譽。高質量完成全省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首個試點生態移民高峰村搬遷,利用少數民族地區立法權制定了秸稈露天禁燒和綜合利用條例,在生態保護方面作出了白沙示范、提供了白沙經驗。另一方面,“兩山”轉化路子越走越寬,持續釋放生態紅利,以綠茶、南藥、咖啡、紅心橙等為主的生態農業和以“體育+”“美麗鄉村+”“文化+”為主的生態旅游業,構建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綠色增收產業體系,實現了“生態立縣”向“生態興縣”的轉變。
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進,“五網”基礎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完成儋白高速、國道G361什邦線兩個白沙主要出口路建設,白沙西部地區供水工程、安居型商品房、隕石坑國家地質公園等一批民生工程、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支撐白沙“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加厚實、動能更加強勁。